蔡学义:我的故事在吴起油田

来源:视界观网    作者:张​萍   发布时间:2023-12-16 09:51:46

     开栏语

  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抛洒在深山井站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一年又一年,蔡学义和他团队的伙伴们团结一心拼搏奋进,集中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回望发展路,奋斗再出发。本期吴起采油厂庆祝建厂30周年之奋进史印迹篇代表性人物访谈将带您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本期访谈人物

  蔡学义

       640.png

  人物介绍:蔡学义,男,高中学历,采油工技师,1972年出生,1998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吴起县钻采公司修井队、吴起采油厂油建大队、胜利山采油队、王沟门采油大队、白豹采油队工作,现任白豹采油队“蔡学义工作站”(27-81工作站)站长。先后荣获采油厂先进个人、油田公司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记者

  您好,蔡站长。您是哪一年进入吴起采油厂工作的?当时进厂时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在当时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您最难忘的工作经历是什么?

         640.jpg

  蔡学义:你好,主持人。我是1998年进厂,当时在修井队工作。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回我和我们队长张喜生在咱们厂长官庙参三井修井时的场景。那是一口事故井,当时干了足足半个月时间才修好。我那会儿是操作工,那个脏呀累呀想都不敢想。我们两班倒,吃饭都是送,休息的话油罐下、墙根儿底,随便找个地儿就地躺下就能睡着,整天浑身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是油污,想穿个干净衣服那简直就是奢望。当时一年只发一套工作服,领到手就赶紧叠得整整齐齐放起来,根本舍不得穿,成天又苦又脏又累的,后来不想干了。但也没有办法,想想咱们农村家庭,干还有125元工资,不干那什么也没有,想着想着又投入到了工作中,就这样一干干了两年多。

  记者

  2000年到2010年是采油厂大跨越、大发展时期,上产建产步伐逐年加快,新井投产苦最重活儿最累,当时您也从修井队调到了油建队。相比之前的工作,您认为油建队的工作是否更累更苦?

  蔡学义:大概在修井队干了有两年多时间,单位把我调到油建队工作,听说油建队白天干活晚上能回家,不用天天和油污打交道,还能穿上干净衣服,这可把我高兴坏了。后来真正工作了一段时间了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儿,真的没想到到油建队更辛苦。

  油建队负责抽油机新井投产安装管线铺设以及所有油井的维修维护工作。我记得当时油建队有20多名职工,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负责井场高低压线路的铺设。那会儿没有设备,全部都靠人工,我们每天就是抬杆翻山架岭架线。那时候和现在工作的原则一样,那就是绝不能延误生产。白天还好,遇上半夜三更那该干还得干,晚上12点作业完那就12点上去安装电线,进行线路检修。那会儿一个是路不好,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路,要一段线路一段线路、一根电杆一根电杆的排查线路;再一个是网络通讯也不比现在,在山里干活同事之间沟通全靠吼,这架山吼在那架山都能听见,真的是凭声音干工作。苦确实是苦,但高兴也是真的!

    640 (1).jpg

  我记得是2002年,我有一回刚下过暴雨,恰逢长官庙和平19井开抽,这口油井当时属高产井,为了不耽误生产,我和队长周志亮接到指令立即动身,两个人一起走了十几里路排查电路,当时几乎所有的变压器、电杆都被让大水冲走了,我们穿着雨衣背着维修工具和材料,一路走一路修,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把电路恢复正常。

  往事如昨。还记得有一年是在薛岔2-1井,当时刚刚推行小片集输,就是要把单井场的井集输在一起。我和同事陈志军两个人负责在井场面抬管子,领导就说你们两个抓紧干,干完活儿就给你们放假去薛岔赶集。我们两个一听就来劲了,一天下来抬了120根管子,第二天我们两个肩膀全肿了,手都抬不起来。当时也就一个念头,领导安排的事,不管怎样都得坚持下来。

  记者

  听您讲油建队工作的经历,真的是“青春脚步遍山川”,也为您再苦再难从未想过放弃的信念所折服。我们知道,后来您又转战采油一线,在井站建设与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您能具体给我们讲一讲吗?

          640 (2).jpg

  蔡学义:2010年油建队下沉,我们就分到了采油队。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当时我对采油知识比较生疏,报表、计量、卡方、化验等技能都不懂,但我想,要当好一名采油工,这些常规工作咱必须得懂,得做好。我就每天看老工人怎么干,看人家怎么量罐、怎么计算,然后自己再慢慢学、慢慢练。咱们这个工作站当时投产时有35口井,建站时只有两张桌子,其他什么都没有。不过我这人勤快,也想干工作,我和副站长郭耀勇首先带领大家在生活区建起了蔬菜大棚,解决了职工的吃菜问题。

  当时投产了8宗新井场,为了防止油污外溢,我们全部按照厂里的要求拍了土台子,看到井场经常有很多废旧的油管、油杆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废旧材料利用起来做成围墙。经过多次画图、设计和尝试,我们最终决定把它们焊接起来固定在原有土台子上。建起来后,我给它取名叫简易化井场。当时初次尝试成功还挺开心,可过了没有多久,咱们厂环保人员上来检查时说这样建围墙不达标。既然不达标,咱们就再改进,几翻改进后最终用四十公分高的砖台代替了原来的土台,这样既达到了环保要求,也更加坚固和美观。当时咱们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武建海来工作站调研时觉得这项修旧利废的做法非常不错,值得在全厂范围内推广,后来陆续在全厂建了大约有二三百宗这样的井场,这当时也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我们。

              640 (3).jpg

  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后,我工作起来就更有信心了,当时就一个想法,把井站建设好,也确实是把站上的工作当我家的工作干。平时我基本上不回家,即使回到家,心还在山上放着。那会儿职工都年轻,都是80后,90后,我们当时提出了“火狼”口号,火一样的激情四射,狼一样的团结协作。号出必行,当时激情满满,我每天都在井场找活儿干,不仅给自己找活儿,还给职工们找活儿,大家都不能闲着。最后实在没啥干的,我就自己动手在井场、围墙、宿舍、罐台、走廊开始写标语,反复琢磨内容和字体,一年下来大概工作站上留下了两百多个大字。

  今年是咱们厂建厂30周年,看看现在想想以前,真是百感交集,从10万吨到100万吨再到200万吨,作为一名见证者和参与者,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与骄傲!

                 640 (4).jpg

  采访感言:

  一次次挥汗如雨,一次次勇挑重担,冬去春来,蔡学义和他团队的伙伴们始终坚定地战斗在采油一线,用真情与热爱播种出油花朵朵,绽放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用燃不尽的豪情壮志、压不倒的铁骨铮铮,书写着吴起石油事业的壮丽诗篇。

  朝阳初升,在广袤的吴起油田,一座座"青字号"采油工作站正扬帆起航!(张萍)

  

 

责任编辑:张娜

上一篇:风“警”美如画 | 延长公安交警为滞留驾乘人员送上“暖心泡面”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