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陕西寒风瑟瑟,但渭南市合阳县果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鲜红的草莓掩映在绿叶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早上四点多就来棚里摘草莓了。今年草莓长势很好,客商都抢着拿货。”合阳县王村镇北蔡村的贫困户党金水对记者说。虽然已经忙活了5个小时,但她一点都不累的样子,笑脸盈盈:“国家有好政策让我们贫困户脱贫,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2014年10月,合阳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了合阳县富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具体实施合阳县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联合社按照“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产业带动脱贫为统揽,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联合社由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个公司组成,我们通过这些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将贫困户带动起来,让他们融入合作社和公司的产业之中,实现脱贫致富。”合阳县社主任王宝玲说。
保底分红让贫困户旱涝保收
“可惜了,真是天公不作美啊!”城关镇南楼村的贫困户范秀斌站在自家的谷子地里,难掩失望之色。“多好的谷子,几乎绝收了,只能等合作社的保底分红了。”范秀斌一家5口人,妻子瘫痪,全家靠种地和儿子打工维持生计。“我们这村子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以前也试种过葡萄、高粱等作物,但是经济效益都不行,后来在雨阳合作社的带领下种植富硒谷子,收入还不错。”范秀斌告诉记者,2018年他种了8亩富硒谷子,收入近9000元,再加上年底的分红,总收入超过了万元。
但是2019年谷子抽穗的时候恰逢干旱,谷子的长势不好,加上收获期又遭遇连阴雨,导致谷子歉收,农户损失很大。范秀斌说,2018年一亩地能收800多斤谷子,2019年8亩地一共才收了不到1000斤。“好在合作社给我们贫困户发放保底分红,我家大概有1300多元的保底分红收入,要不然年都没办法过了。”范秀斌说。
合阳县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合阳县富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成员单位之一,重点开发绿色、保健富硒农产品,鼓励引导贫困户种植富硒谷子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贫困户种植富硒谷子,我们免费提供种子,每亩地还补贴35元的肥料费,并且免费喷洒价值120元的硒元素。后期收购小米的时候,贫困户小米的收购价比一般群众高10%。”合阳县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房博运告诉记者,由于富硒谷子抽穗期不能干旱,收获期不能雨涝,否则就会减产甚至绝收。为尽量保障贫困户生产生活,合作社制定了保底政策,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合作社给予贫困户保底分红,确保其渡过难关。据悉,虽然谷子歉收,但2019年合作社仍然会给106户贫困户户均1300多元的分红,保障贫困户的基本收益。
2017年、2018年,合阳县供销合作社组建的富通联合社已经累计给932户贫困户分红300多万元,每年户均分红金额为1609.4元。2019年的分红金额还在进一步的统计中,预计会在2020年春节前发放。
技能培训让贫困户脱贫有“术”
党金水是北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有脑梗,无劳动能力,独生女儿在外打工,也很少回家。党金水只能靠打点零工和种地勉强维持生活。“我要照顾老伴,没法到远处去打工。好在合阳县果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种植,让我能在家门口干活。”党金水心怀感激地说。
合阳县果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合阳县富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成员单位之一,流转了520亩土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主要种植草莓、红提、红心苹果、黄桃、设施蔬菜等反季节性果蔬。2016年,党金水开始在园区打工,每年土地流转收入、工资和分红加在一起,每年大约有2万多元。
“我们这里有专门的技术员,手把手教贫困户草莓栽植技术。园区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农林大的专家教授会不定期来给贫困户作技术培训。遇到难题,贫困户还能跟专家视频连线,远程解决问题。”合阳县果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张进芳说。
有了技术的加持,党金水可以放心大胆地种植草莓。经过专家和技术员的教学知道,她现在已经成了一名“土”专家,管理草莓很有经验,大部分病害问题都难不倒她了。
2019年,果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入合伙人制度,员工可以承包大棚,党金水和别人合作承包了3个大棚。“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工资和分红外,贫困户承包的大棚每出产一斤草莓还可以提成2毛钱,我们的收入更高了,日子现在越过越好。”党金水告诉记者。
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们脱贫不返贫的关键。如今,在合阳县供销合作社的带动下,一大批像党金水一样的贫困户,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正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寻求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这是贫困户脱贫的不二选择。我们就是要通过保底分红让贫困户旱涝保收,通过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一个都不能少。”王宝玲说。(王宏林 通讯员 张成)


电子杂志
人员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