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人民医院发展历程

来源:视界观网    作者:窦浩 黄永旺 王平   发布时间:2021-04-13 14:15:26
  1951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赴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陕甘宁革命老区陕西分团慰问延安革命老区,延安分区专员公署派出一支随团医疗队,慰问团离开时将医疗队留在吴旗县。先有高步玉、赵俊生、张培汉、张鹏霄和一名陈姓女医生共5人。8月,成立吴旗县人民卫生院,位于县城老城区社区长征街金贸大厦街道西侧,有旧石窑3孔,砖木结构石板房5间。设医疗股、防保股,负责全县医疗、疾病预防和疫情扑灭工作。在一间房内诊断、注射、换药,不收容住院。门诊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2时,星期一例休。后来有贾瑜、邓惠兰(妇产专业)、霍翠玲(妇产专业)、党佰发、谭志华、赵成林和原国民党少校军医刘忠元(内科医生)等医务人员。会计先后有王启凤(女,汉中人)、李锦秀、牛治华(山西人)、王安邦。高步玉任院长,专业技术人员9名。其中有西医师、西医助产士、护理员各1名,西医士、医学检验等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勤杂人员各2名。当时可施行碎胎术。
  1952年6月,县人民卫生院编制10人,设院长,不设副院长,其余为一般干部。增加了炊事员袁某某(楼坊坪人),后来为杜发新(河南人)。1954年4月,国家拨专款10万元,在北苑路农贸市场北侧箍石窑30孔,盖砖木结构石板房4间,冠名吴旗县人民医院,有人员25名,标准病床5张、简易病床5张。有简易手术床、手提式高压灭菌消毒器、2500倍显微镜,开展血液、粪便、尿液常规检验。长征红军王新佳(江西省万安县人)是吴起县第一位能施行阑尾切除手术、一般外伤缝合手术和包扎的西医外科医生。
  1956年5月中医、西医合作,县人民中药社(前身为1943年4月成立的县保健药社,1946年2月更名为民健药社,1949年3月分设县卫生所,1950年4月改设为县人民中药社。1952年6月编制4人,设主任,不设副主任,其余为一般干部)。并入县人民医院。1958年下放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后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毕业生朱为夏(大连人,在吴起县工作的第一名大学生,外科医生)、师承及科班出身中医张立志,有医疗专业人员12名。12月搬迁到长征街县人民政府办公楼位置,实行党支部书记负责制。1960年5月,县人民医院被评为“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
  期间1958年12月至1961年9月,吴旗县与志丹县合并为志丹县,吴旗县人民医院改称志丹县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分来西安医学院(后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李西方、卢学娟夫妇。9月县人民医院迁建于长征街政府沟东南角,占地9300平方米,有石窑、砖木结构石板房30多孔(间),设标准病床16张,简易病床10张。设西医门诊部、中医针灸室、检验室、放射室等科室,有延安专区人民医院退役10毫安X光机1台。1962年分来西安医学院本科毕业生仵仲平(人称“外科一把刀”)。可施行购置手术器械,可施行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等腹部手术。放射室先后更新为30毫安、50毫安、100毫安X光机。1964年国家投资8万元箍石窑30孔。医院设行政股、医疗股、防保股、护理部、化验室、放射室、收费室、药房、后勤股等。有医务人员30名,设病床30张,购置200毫安X光机1台。可施行多种腹部手术。1966年12月,有医务人员41名。1968年分来大学本科毕业生8名,
  1969年1月成立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实行“革命委员会”主任负责制。4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分来第一辆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跃进”牌白色救护车。从延安地区人民医院、延安地区卫生防疫站、延安地区卫生学校下放来范进、张俊清、刘世全等一批医务人员,包括延安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张同文夫人屈玲下放到周湾卫生院。
  1971年投资7万元扩建门诊部1处,28间平板房820平方米。分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五官科、针灸室、放射科、理疗科、急诊室、检验室、注射室、中药房、西药房、挂号收费室,初诊收取挂号费5分钱。购置心电图机1台。1974年建成手术室8间,1975年建成住院楼1栋3层,65间1900平方米,灶房10间、会议室1大间,设病床50张,有人员73名,1978年晋升第一位主治医师(中医)。1979年门诊量4.72万人次,住院1193人次。1987年县财政给84名职工拨工资6000元,不足工资额的一半。全年总收入28.4万元,购置日本岛津B型黑白超声诊断仪1台。1988年晋升第一位副主任医师(普通外科),1989年有周转金8万元,购置纤维胃镜1具。1991年建成造价120万元住院楼1栋,6层3600平方米,设病床100张,有职能科室11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12个。1993年县财政拨人头经费(工资)占工资额39%。启动创建等级医院,被评为“延安地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期间1986年5月至1993年10月,西安医科大学(后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八年,医院技术水平大幅提升。1995年1月实行差额工资,人均年工资4300元。固定资产总值244.6万元。1996年8月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达标,被授予“陕西省防盲治盲先进县”“全国眼科重点建设先进县”“延安地区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眼科是县人民医院唯一的重点科室,也是县人民医院全部完成二级甲等医院技术项目的临床科室。1997年被授予陕西省卫生行业“最佳单位”,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
  1998年有正式职工166名,临时工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8名(副高级6人,中级30人,医师级37人,医士级55人),年收入384万元,县财政拨款31.2万元,占工资总额111.3万元的28%。1999年利用陕西省第八批卫生事业重点建设县项目资金及自筹资金,建成造价180万元门(急)诊楼1栋,4层1200平方米。2001年筹资130万元,购置电子胃镜、救护车、计算机收费及药品管理系统,晋升第一位主任医师(内科)。医院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
  2002年成立“吴旗县120急救中心”。2003年拆除原三层住院楼,建成框架式综合门诊楼1栋,5层4700平方米,购置价值320万元螺旋CT扫描仪1台,筹资购置500毫安X光机1台、电子阴道镜1台。与多所三级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建成省级“先进职工之家”和县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2006年改造传染病区,购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高频电波刀(利普刀)。获陕西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延安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争取资金1561万元,装修住院楼,配置电梯,施行腹腔镜微创手术。2008年,购置C型臂X光机、DR3500(多功能数字平面成像)X光机,县财政投巨资启动迁建县人民医院。2009年施行第一例脑肿瘤手术。获“全国百家诚信医院”称号;2011年施行第一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食道支架植入术,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财政给正式职工拨付全额工资。2012年执行医疗保险报销“直通车”制度,实行电子病历。
  2013年8月,在刘渠子社区石湾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启用,占地77亩,总建筑面积5.95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5亿元,规模为450张病床。拥有四维彩超、1.5T核磁共振仪等大型设备29类65台。设行政职能科室10个,临床科室22个,医技功能科室17个,后勤科室4个。门诊量14.78万人次,住院1.1万人次,手术1174人次。业务收入5959.3万元。2014年施行膝关节置换术,启用医院信息系统和图像数字化储存系统,实现图文传输与共享,建成远程会诊中心。2015年获“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16年2月,实行医院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与多所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聘请各科医疗专家8名,实施肝叶切除术、下肢深静脉滤网放置术和心脏、脑血管、泌尿系统造影术。合理设置科室,开放病床327张。2018年,在岗职工54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81人,初级职称336人。成立吴起县卒中救治中心、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及门诊。改造口腔科,建成导管室,施行首例心脏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实施胶囊内镜检查、肝动脉栓塞术,无痛胃镜、肠镜检查术。门诊量19.43万人次,入院14129人次,日均入院39人,日平均住院400人。全年手术1909人次。业务收入9698.32万元,药品收入占36.37%。“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收治患者7225人次,占入院总人次的51.14%;医疗费用4224.69万元,占业务收入的43.57%。
  2019年,设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部门19个。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为重点科室。共有在岗人员556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492人;硕士研究生10人,本科学历269人;执业医师135人,执业护士248人;高级职称71人,中级职称95人。县人民医院工会委员会获吴起县“2019年度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奖。2020年,有职工586人。其中外聘专家6人,医学硕士研究生10人;医疗技术人员522人(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96人)。开放床位450张,拥有大中型医疗设备100余台(件),救护车6辆。与多家三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关系。门诊诊疗19.1万人次,住院1.4万人次,手术3072例。先诊疗后付费7766人次,总费用5437万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体温筛查139万人次,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5万人次。医院总收入1.33亿元,其中业务收入1.23亿元。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县人民医院发展为规模较大、环境优雅、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责任编辑:张小编

上一篇:【学党史 办实事】圪台乡:携手“爱心衣橱”持续暖心服务

下一篇:【工作纪实】圪台乡:多措并举为村委换届保驾护航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