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荣登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陕西第四,宝鸡唯一!

来源:渭滨区信息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25 19:49:00
  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机构赛迪投资、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和城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1)》榜单,渭滨区荣登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94位,位列陕西第四,宝鸡唯一!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渭滨区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上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推进“快办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立足“打包办”,聚焦“一件事”。根据就业服务自身业务特点,在传统工作模式基础上,探索服务改革新经验,将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社保补贴申领、流动人员档案托管、社保代理、退休办理、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补助金申领等高频业务进行有效整合,打通各业务之间办事流程,让原本各自独立的业务打包办理后更加兼容有序。截至目前,渭滨区已将24项单项业务打包为4大类,梳理出打包业务上下事项关系,一次性告知打包业务办理流程和政策,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就能办结打包业务所有单项业务,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人社服务的满意度。立足“提速办”,优化“清减压”。高频业务能网上办的网上办,不能网上办的线下“提速办”,通过充分打通信息平台、发挥信息共享作用,依托“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秦云就业”“陕西政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多渠道发布办事流程和指南信息,推动各项审批服务事项“全服务上网”。立足“简便办”,体现“联动性”。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积极落实新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把补贴资金发放模式由申报人去大厅领取银行存折,变为直接通过社保卡发放,短信通知群众到银行领取补贴资金,减少了群众办事次数,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由“多次跑”变为“跑一次”。实施“三个一”(一本书、一扇门、一件事),“一本书”即:印制《渭滨区惠企便民政策汇编》,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申办业务不清楚流程和操作的实际问题,将审批服务做到更细更接地气;“一扇门”即:围绕“落实政策舒心、规范服务顺心、帮陪代办省心、金牌店小二贴心、特色服务暖心”的“五心服务”理念,努力实现群众“只进一次门、办结所有事”;“一件事”即:梳理整合推出106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套餐,大力推进“跨区(省、县)通办”,创新采用“远程视频+承诺”等方式。实现了党建引领更有力、企业开办更快捷、项目审批更高效、群众办事更方便。
  三是改革再发力 “一业一证”促提升。企业思维,优化审批。以企业视角聚力改革攻坚,将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事项由原来的“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依照全流程审批事项中用时最短事项食品经营许可12个工作日为时限,限时办结。优化审批后,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整合材料,流程再造。将多套申请材料归集为一套申请材料,对药品零售行业涉及的所有许可事项的审批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形成一张全面、易懂的告知单。在区行政审批大厅为药品零售企业经营“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流程再造后,受审资料压缩70%以上。联合踏勘,审管联动。对需要现场核查的事项,统筹组织,实行多个事项一次勘查、整改情况一次复审,避免反复踏勘、多次整改,真正实现为企业减负。建立审管信息双向推送认领机制,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协同性,确保行政审批与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
  下一步,渭滨区将以为群众、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全力打造“审批时间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服务品牌,对审批流程再优化再塑造,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责任编辑:张小编

上一篇:渭滨区姜谭路街道被命名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街道”

下一篇:渭滨区召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现场会

频道精选